雉雉说文谓雉有十四种,皆本释鸟文,惟以鹞雉重出不列,别分雗雉、𫛱雉为二,以足十四之数。又易颅为卢,鷮为乔、鸐为翟,雗为翰,𫛱为卓,鹞为摇,鶅为甾,鵗为希,𫜄为蹲,颇失其本。愚疑颅者,雉之总名,即下鹞雉、鷮雉之类,故谓之诸雉。其东西、南北之名,特方言不同,非于上诸雉之外别有所指也。
传笺援序刺淫之说,直拈雄字,穿凿郑说,则更秽矣。陆农师云:「雉死耿介,妒垄护疆,一界之内,要以一雄为长,余者虽众,莫敢鸣雊。潘岳所谓画坟衍以分畿者也。」愚按:此即诗称雄雉之意。雄雉为众雉之长,犹君子为一家之长,睹物怀人,因以为咏,无他义尔。
「泄泄」下明有「羽」字,盖以飞之羽言,不专以其飞言,犹二章「下上」乃音之下上,非飞之下上也。旧解多以「泄泄」属飞,故无确谛。按字书:泄泄,弛缓貌,又散也。盖雉之雄者,有冠长尾,身多文采,刷羽而飞,则文采舒散可观,所谓泄泄其羽耳。
严华谷云:「诗人之言不必尽同。燕燕言下上其音,谓双燕相追逐而飞鸣也。此言雄雉下上其音,则止是一雉之音,或下或上也。」愚谓此正是证低昂之义。彼以诗凿言雄雉,不能仍训一下一上,又虑燕燕无以为解,乃曲为诗言不必尽同之说。此所谓欲盖弥彰,直为前篇立一左劵耳。传以「鷕」为雌雉声。说文云:「字从鸟、唯。」赵宧光谓「唯者,譍声也。雄倡雌和,故从唯」,存其说。